德爾·納扎里奧
菲律賓民主黨-人民陣線參議員候選人勞爾·蘭比諾(Raul Lambino) 3 月 21 日(星期五)表示,菲律賓必須採取「稻米外交」作為國際關係的戰略方針,以此保障長期糧食安全。

(《馬尼拉公報》檔案照片)
蘭比諾表示:“由於國家面臨日益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問題,政府必須加強外交努力,與越南、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主要出口國達成長期大米供應協議。”
他補充說:“我們必須積極利用大米貿易,不僅要確保穩定的糧食供應,還要與主要大米生產國建立更強大的經濟和政治夥伴關係。”
蘭比諾強調,稻米外交不僅限於確保進口,還凸顯了其加強合作、促進知識共享以及整合永續和創新農業實踐的潛力。
他說:“我們需要高效稻米生產國的專業知識和支持,以增強我們國內的農業能力,提高當地稻米產量,實現長期糧食安全。”
蘭比諾曾任內閣官員,並擔任卡加延經濟區管理局執行長和北呂宋總統顧問等重要職務。
上個月,儘管全球市場價格下跌,但本國大米價格仍大幅上漲,農業部長弗朗西斯科·蒂烏·勞雷爾(Francisco Tiu Laurel Jr.)仍宣布進入“糧食安全緊急狀態”,以應對國內大米價格的大幅上漲。
2024 年,菲律賓米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 468 萬公噸,主要原因是國內產量下降和進口關稅降低。
從歷史上看,米價上漲一直是通貨膨脹的主要驅動因素,嚴重影響食品成本和整體消費價格。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米價波動對通膨的影響大於燃料價格,凸顯了解決供應挑戰的迫切性。 蘭比諾重申他致力於倡導保障國家糧食供應、穩定物價以及透過戰略國際夥伴關係和農業發展計畫支持菲律賓農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