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科·羅薩爾
私有部門經濟學家已將菲律賓國內生產毛額成長預測大幅下調至 5%,理由是出口萎縮以及全球貿易放緩的更廣泛影響。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大華銀行已將新加坡經濟全年成長預期從 6% 大幅下調至 5%。
此前,今年第一季經濟僅成長 5.4%,略高於 2024 年第四季的 5.3%,也遠低於去年同期的 5.9%。
如果實現,大華銀行修訂後的預測除了遠低於 6% 至 8% 的目標外,還可能標誌著自 2011 年 3.9% 的增長以來最弱的年度擴張(不包括大流行期間 9.5% 的收縮)。
此外,大華銀行的預測也標誌著菲律賓經濟成長速度將達到14年來的最低水平,即自2011年(貝尼尼奧·阿基諾三世執政第二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當年的成長被歸咎於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不足、漁業產量持續下降以及全球拖累。
同時,政府將第一季經濟成長不如市場預期歸咎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
令人失望的出口
荷蘭金融巨頭荷蘭國際集團表示,中期選舉前消費者和政府支出的強勁增長是意料之中的。但「令人失望的是淨出口和投資成長」,荷蘭國際集團亞太區研究主管迪帕利·巴爾加瓦(Deepali Bhargava )表示。
巴爾加瓦指出,這反映出「關稅升級和貿易放緩導致的商業信心出現不確定性」。
馬卡蒂商業俱樂部執行董事拉斐爾·翁平(Rafael Ongpin) 在 5 月 8 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擔心美國政府對菲律賓徵收 17% 的關稅可能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對出口行業的菲律賓技術工人。」
「我們認為,政府必須優先降低電力成本,並打造強大的製造業基礎,以吸引投資者。在全球經濟日益不確定的背景下,這些因素變得更加重要。」王彬補充道。
巴爾加瓦補充道:「由於政府在選舉前增加支出,進口增加也可能導致淨出口成長下降。」
凱投宏觀高級亞洲經濟學家加雷思·萊瑟也表示,雖然出口增長率從 3.2% 躍升至 6.2%,但“鑑於全球增長前景低迷以及關稅上調的風險,這一趨勢可能很快就會逆轉。」
萊瑟進一步表示:「與該地區其他國家(尤其是越南和印度)不同,菲律賓並不特別適合從中國對美出口暴跌中獲益。」
匯豐銀行東協經濟學家阿里斯·達卡奈(Aris Dacanay)的觀點與巴爾加瓦一致,他強調服務出口減速是該時期的「意外」趨勢。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範圍內關稅的不斷升級,商品出口可能會放緩,」達卡奈說。
黎剎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麥可·里卡福特也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互惠關稅、貿易戰和其他保護主義政策」可能會「減緩全球貿易、投資、就業和全球整體國內生產毛額成長」。里卡福特表示,這些可能會對當地的國內生產毛額成長造成壓力。
與此同時,巴爾加瓦指出,「本月中期選舉前增加財政支出,加上持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降低油價,應該有助於緩解出口放緩對國內生產毛額增長造成的拖累。」
萊瑟還預計,「由於降息和低通膨有助於抵消出口疲軟和財政政策緊縮帶來的拖累,2025年經濟將實現穩步增長。」
成長放緩,削減幅度更大
由於淨出口成長預計將持續放緩,荷蘭國際集團已將其6.1%的目標內預測下調至5.6%。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劉珊妮(Sunny Liu )預計經濟成長將放緩至 5.5%。
達卡奈認為:「即將到來的逆風將會非常強勁。我們預計,由於貿易不確定性和挑戰拖累全球經濟,菲律賓的經濟成長將在2025年下半年進一步減弱。此前,他已將5.9%的預測下調至5.6%。
萬神殿宏觀經濟首席新興亞洲經濟學家米格爾·錢科和亞洲經濟學家米基塔·古普塔也表示:「展望未來,我們認為今年第一季對菲律賓來說將是最好的時候。」
因此,他們維持菲律賓經濟將成長 5.3% 的預測,這甚至比去年的低迷表現還要弱。僅萊瑟預測菲律賓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 6%。
劉女士表示,為了支持經濟成長,她預計菲律賓中央銀行「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
萊瑟和巴爾加瓦預測,今年剩餘時間內央行也將進一步降息四分之三個百分點,到年底主要藉貸成本將從目前的 5.5% 降至 4.75%。
同時,達卡奈預計「無論聯準會是否下調政策利率」,都將再次下調 50 個基點。考慮到菲律賓央行更溫和的訊號,他表示,「菲律賓央行 6 月連續下調政策利率的風險也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