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爾·塞勒斯·格杜科斯
馬科斯總統下令設定稻穀最低收購價,以保護農民免受那些以過低價格收購的不法商販的侵害。

2025年9月25日,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邦邦」·馬科斯在馬拉卡南宮會見參議員法蘭西斯·「基科」·潘吉利南和其他政府官員,討論設定稻穀最低收購價事宜。(總統辦公室圖)
9月25日(星期四),馬科斯在總統府會議上指示農業部與總統秘書長辦公室和參議員弗朗西斯·“基科”·潘吉利南辦公室協調,起草一項行政命令,規定稻穀的最低收購價。
總統強調,雖然米零售價有所下降,但在收穫高峰期,農民仍面臨低廉的農產品收購價格所帶來的困境。
潘吉利南是參議院農業、食品和土地改革委員會主席,他在會議上提出了這項措施,他指出,在收穫期,農民容易受到不法商販的欺詐,因為他們利用市場供應過剩來壓低價格。
馬科斯還下令全面實施2019年《農民救濟法》,該法允許政府機構和地方政府直接從認證的農民和漁民那裡採購農產品。
該計劃與政府的「20比索一公斤大米」計劃相輔相成,該計劃旨在以每公斤20比索的價格供應大米,這是總統在競選期間的承諾,他曾多次強調這一點。
他說,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必須與加強對農民的保護措施相結合,以確保降低米價不會損害生產者利益。
重新檢視國家糧食局的功能
同時,馬科斯總統指示重新審查國家糧食局的章程,他說該機構必須回歸其最初的職能——穩定糧食價格,而不是依賴進口。
他也呼籲修訂2024年《農業關稅法》,該法將「大米競爭力提升基金」的期限延長至2031年,以加強對農民的支持服務條款。
馬科斯表示,國家糧食局應該回歸其最初的職能——穩定糧食價格,他補充說,進口糧食從來都不是其核心職能。國會委員會提案
在會議上,馬科斯表示,行政部門與國會之間持續的協調合作,對於解決農民和稻米產業長期面臨的挑戰至關重要。
為此,他指示農業部和土地改革部與國會合作,成立「農業、漁業和糧食安全國會委員會」。
該委員會的模式借鑒了“教育國會委員會”,其職責是評估農業和漁業發展現狀,並向議員提出改革建議。
馬科斯表示,該委員會可以為解決農業領域結構性問題提供一個長期的製度性機制。
支持農民合作社
總統也強調,需要加強合作社發展局和農業部推廣服務機構的功能,以協助農民組成合作社和產業群聚。
他表示,透過整合資源,農民可以擴大生產規模、投資機械化設備、降低生產成本,進而增強本地稻米的競爭力,抵禦進口產品的衝擊。
總統府文官長盧卡斯·貝爾薩明、農業部長弗朗西斯科·蒂烏·勞雷爾、土地改革部長康拉多·埃斯特雷拉三世、奎松市議員馬克·恩維爾加和阿帕亞奧省議員伊麗莎白·布盧特-貝格坦等出席了週四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