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薩東東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透露,中國海警人員首次發出無線電挑戰,聲稱菲律賓漁船在黃岩島(或稱帕納塔格淺灘)的活動可能會破壞其所謂的「環境保護區」。這是中國海警對西菲律賓海該島礁主張主權的最新說法。

2025年10月13日,作為人道主義行動的一部分,菲律賓漁業和水產資源局的船隻在西菲律賓海的巴霍德馬辛洛克和埃斯科達淺灘向菲律賓漁民分發燃料、食品雜貨包和冰。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表示,中國海警發出了無線電挑戰,聲稱菲律賓漁船在巴霍德馬辛洛克的活動可能會損害其所謂的「自然保護區」。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供圖)
這次無線電挑戰記錄於10月13日(星期一)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和漁業和水產資源局在西菲律賓海執行人道主義任務期間,他們向在該地區作業的菲律賓漁民分發了燃料補貼、食物包和碎冰。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發言人傑伊·塔列拉準將表示,海岸警衛隊船隻特蕾莎·馬格巴努阿號和聖奧古斯丁角號,以及“馬馬拉卡亞”號和六艘菲律賓漁業和農業部巡邏艇在接到無線電挑戰時,正位於距三描禮士省馬辛洛克124海裡的巴霍德馬辛洛克。
塔列拉說:“這是菲律賓海岸警衛隊首次記錄到中國海警發出的無線電挑戰,該挑戰聲稱菲律賓漁船的存在可能會破壞他們所謂的‘環境保護區’。”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立即駁斥了這一說法,稱其虛假且毫無根據,塔列拉強調,巴霍德馬辛洛克是菲律賓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菲律賓政府才有權在其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內指定或管理環境保護區。
新說法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稱,中國無線電通訊是北京海上力量在西太平洋地區廣泛使用的騷擾和恐嚇策略的一部分。
在中國發出包含新敘事的無線電挑戰之際,菲律賓海岸警衛隊週一在一次海域感知飛行中在巴霍德馬辛洛克發現了疑似人造建築。
北京於9月10日宣佈在巴霍德馬辛洛克建立“國家自然保護區”,此舉激怒了菲律賓國防和安全官員,他們強調,中國因在西太平洋填海造島並將其變成軍事化島嶼,以及破壞珊瑚礁和破壞海洋生物而臭名昭著。
1995年,中國在巴拉望島以西129海浬的潘加尼班礁(美濟礁)建造了一些設施,最初聲稱這裡是漁民的避風港,任何人都可以在惡劣天氣下在這裡避風港。多年後,中國將該礁變成了一座配備飛彈和雷達系統的軍事化人工島,並建造了一座可起降戰鬥機和其他大型飛機的機場。
2016年海牙裁決認定,中國在南海提出的「九段線」主張毫無法律依據,並裁定巴焦德馬辛洛克礁是菲律賓和外國漁民均可在菲律賓管轄下進行作業的傳統漁區。
儘管有裁決,中國海警和中國海上民兵船隻仍多次部署浮動屏障,並進行阻擋和水砲攻擊,試圖將菲律賓漁民趕出傳統漁場。
不畏中國騷擾
儘管面臨中國的阻撓和騷擾,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和漁業和水產資源部表示,人道援助任務已經完成。
在11艘中國海警船、11艘中國海上民兵船、一架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直升機和三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艦的阻攔和跟踪下,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和漁業和水產資源部向在巴霍德馬辛洛克和埃斯科達(薩比納)淺灘作業的近100艘菲律賓漁船發放了約12萬公升燃料包。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和漁業和水產資源部也協助菲律賓政府出售了30噸鮮魚。塔列拉表示,這確保了西太平洋地區菲律賓傳統漁場當地漁民的生計得以維持。
在埃斯科達淺灘,緊張局勢也加劇,中國海警出動10艘艦艇、10艘中國民警艇、一架解放軍海軍直升機、兩艘解放軍海軍艦艇和一艘高速反應艇阻撓人道救援行動。
中國艦艇發射水砲,試圖恐嚇菲律賓漁民,但菲律賓海警艦艇BRP Melchora Aquino號和BRP Cabra號在5艘BFAR巡邏艇的支援下,憑藉嫻熟的航海技術和嚴密的協調,成功完成了救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