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阿諾德·德·維拉
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在與中國關係惡化的背景下,在川普2.0政府的領導下,菲律賓可能日益成為其前殖民者美國的「友情外包」合作夥伴,尤其是在技術領域。
紹爾(Scholl )國際商務主席威廉·艾倫·雷因施(William Alan Reinsch )指出:「由於與中國的地緣政治動態發生變化,菲律賓正在探索新的能源、旅遊和基礎設施項目,這為加強與美國的友好合作計劃提供了潛在機會。
總部位於瑞士的世界經濟論壇 將「友情外包」定義為「將供應鏈重新改至被視為政治和經濟安全或低風險的國家,以避免業務流程中斷。
2023 年,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友情外包」已成為「一種日益增長的貿易實踐,其中供應鏈網路集中在被視為政治和經濟盟友的國家」。
Reinsch 和Samuel 的部落格題為《搖擺不定:地緣經濟緊張局勢加劇背景下的菲律賓貿易戰略》,其中指出菲律賓「還採取戰略措施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繫,這意味著他們與菲律賓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的關係放緩」。
例如,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部落格回憶說,2023 年,中國船隻在有爭議的仁愛礁(當地稱為阿雲金礁)撞擊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的船隻和補給船時,交通部長傑米·J·包蒂斯塔(Jaime J. Bautista)隨後宣布菲律賓已停止從中國獲得小馬科斯政府「建設更好更多」計劃下三個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
「包蒂斯塔強調,碰撞事件並未影響他的決定——相反,中國的拖延促使菲律賓呼籲日本、韓國、美國和歐盟在基礎設施方面達成更好的協議」,而不像中國部落格指出,這是上一屆杜特地政府期間獲得的貸款承諾。
1 月31 日,美國總統唐納德·J·川普的國務卿馬可·盧比奧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每天都有中國軍隊對菲律賓發起猛烈的挑戰,不僅是台灣,還有菲律賓。」
對於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而言,「在評估如何最好地與東南亞開展經濟往來時,川普政府需要考慮該地區大國相對於美國和中國的經濟和安全地位是如何演變的。」
就菲律賓而言,戰略與國際議題研究中心指出,過去四年來——得益於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與川普的前任喬·拜登之間更密切的關係——馬尼拉「繼續成為華盛頓成功接觸菲律賓的關鍵一環。」
因此,在南海爭議領土問題上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的背景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呼籲利用菲律賓與美國自去年以來加強的經濟和軍事關係。
據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部落格稱,菲律賓和美國有可能成為高科技領域的友好合作夥伴。
「菲律賓在技術領域享有比較優勢。菲律賓半導體市場受益於全球半導體需求的上升,正在向集成電路設計和製造等更專業的領域轉型。預計其半導體行業將「至少到2027年,每年的增長率將達到10%到15%。
「根據《晶片與科學法案》的國際技術、安全和創新基金,美國指定菲律賓為合作夥伴國家,透過資助培訓 128,000 名半導體工程師和到2028年,菲律賓將擁有約100萬名技術人員。自2010年代初以來,菲律賓一直在增加其高科技出口,其中最主要的出口產品是集成電路、辦公室機器零件、黃金、半導體裝置和絕緣電線。
部落格指出,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多邊貸款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菲律賓經濟今年將成長 6.1%,並有望成為東南亞表現最好的經濟體之一。
2024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低於目標5.6%,這要歸咎於去年年底一系列強烈颱風造成的破壞,儘管這仍然是該地區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然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指出,菲律賓仍有能源和基礎設施的缺口,必須解決這些缺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