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拉琳·德·維拉-魯伊斯
根據9月2日發布的2025年6月社會氣象站調查結果,更多菲律賓成年人表示過去一年生活品質有所改善。

這項於6月25日至29日進行的調查發現,35% 的受訪者表示,與12個月前相比,他們的生活品質有所改善,而23%的受訪者則表示生活品質有所下降。
42% 的受訪者表示生活質量沒有改變。
社會氣象站將「獲益者」定義為認為自己的生活質量有所改善的人,「受損者」定義為認為自己的生活質量有所下降的人,「保持不變者」定義為認為自己的生活質量不變的人。
最新數據顯示,淨獲益者得分為 +12(認為生活品質有所改善的人與認為生活質量有所下降的人之間的差距),社會氣象站將其歸類為「非常高」。
它比4月23日至28日的「高」+5和4月11日至15日的「一般」-1高出7個百分點。
社會氣象站將淨增長者得分分為以下幾類:優(+20及以上)、非常高(+10至+19)、高(+1至+9)、一般(-9至0)、中(-10至-19)、低(-20至-29)、非常低(-30至-39)、低-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0-400-400-4000-4000-390)。
大多數地區淨增長者得分上升
2025年6月的調查顯示,除呂宋島平衡區外,大多數地區的淨增長者得分均上升。
維薩亞斯群島以+22領先,其次是棉蘭老島(+16)和馬尼拉大都會(+10)。
同時,呂宋島平衡區從+12降至+6。
社會氣象站指出,從4月到6月,維薩亞斯群島的淨成長分數上升了22個百分點,棉蘭老島上升了19個百分點,馬尼拉大都會上升了11個百分點。
呂宋島是唯一出現下降的地區。
各人口統計均有所改善
調查顯示,城市和農村受訪者的情緒都有所改善,城市地區從+2上升到+10,農村地區從+7上升到+14。
女性的分數也從+7上升到+15,男性從+2上升到+9。
社會氣象站指出,年輕人仍然是最樂觀的。
18至24歲族群的淨成長分數最高,為+39,其次是25至34歲族群,為+20。
年齡較大人群的增幅較小,35-44歲為+9,45-54歲為+4,55歲以上為+4。
非小學畢業生的淨增幅從-8人上升至+13人,而小學畢業生則從-6人上升至+12人。
國中畢業生的淨增幅較小,從零升至+5人。
大學畢業生的淨增幅維持在非常高的+13人,高於+10人。
唯一出現下降的是高中以上學歷的群體,從+26人降至+19人。
2025年第二季社會氣象調查透過與全國1200名成年人進行面對面訪談進行,其中大馬尼拉地區、呂宋島(或大馬尼拉以外的呂宋島)、維薩亞斯群島和棉蘭老島各300人。
全國結果的抽樣誤差為±3%,各地區的抽樣誤差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