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蓋爾·賽勒斯·格杜科斯
馬科斯總統在塔吉格市舉行的第十三屆東協法律部長會議開幕式上表示,東協引渡條約的簽署標誌著東南亞法律合作的「里程碑」。

費迪南德·“邦邦”·馬科斯總統(馬拉卡南宮廣播電視台圖)
11月14日(星期五),馬科斯在區域法律部長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表示,該條約體現了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團結決心,即確保「被控犯罪的個人不會通過越過東盟邊界逃避法律制裁」。
他表示,該協議協調了國際引渡安排中長期存在的原則,涵蓋了從引渡逃犯和臨時逮捕到文件標準、爭端解決機制和執行程序等各個方面。
「透過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條約,我們向世界發出一個明確的訊息:我們團結一致,我們的法律基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牢固,」總統表示。
他補充說,《東協經濟共同體條約》建立在數十年的合作基礎上,自1986年東協法律部長首次在峇裡島召開會議以來,東協「仍處於探索自身潛力的階段」。
開幕式後,東協部長們簽署了《東協經濟共同體條約》。該條約被譽為加強區域合作、打擊犯罪和確保跨境問責制的「關鍵一步」。
網路犯罪和人工智慧被視為下一個重大威脅
馬科斯表示,雖然該條約加強了東協對傳統跨境犯罪的防範,但他同時敦促成員國應對“新興的跨國挑戰”,例如網路犯罪以及人工智慧帶來的倫理和法律問題。
「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的法律能夠公平、安全地管理數位空間,」他強調,需要採取積極措施,以確保東協的成長「可持續、安全,並以人的尊嚴為基礎」。他警告說,腐敗、低效和有罪不罰現象持續侵蝕整個地區的機構,這凸顯了製定「造福人民」的法律的必要性。
法治是東協的核心承諾
馬科斯總統重申了菲律賓對建立一個更強大、更有韌性的東協的承諾,並表示該地區的團結依賴所有成員國的積極參與。
他也對東帝汶在邁向東協正式成員國地位方面取得的進展表示歡迎,並表示馬尼拉隨時準備幫助這個年輕的國家做好融入東協法律體系的準備。
「東協的強度取決於每個成員國的參與程度,我們珍惜每個成員國的聲音,」他說。
東協法律與和解機制會議每兩年舉行一次,是東協加強法律架構、促進合作以及維護法治作為該地區和平與穩定基石的首要論壇。









